引用本文: 王文健, 秦珮珮, 闵苏, 金菊英, 彭丽桦. 口服碳水化合物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华西医学, 2020, 35(8): 958-961. doi: 10.7507/1002-0179.201912220 复制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手术切除癌症病灶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传统观点认为,为避免麻醉诱导后胃内容物所致的反流误吸,手术患者术前需禁食禁饮 8 h 以上[2]。而术后早期进饮进食可能导致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风险,需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进饮进食[3-4]。但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会增加患者饥饿感、内环境紊乱、胰岛素抵抗、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肌力降低等情况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5-8]。而目前较多研究仅关注术前短时间禁饮对手术患者的影响,较少关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短时间禁饮及术后早期进饮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短时间禁饮及术后早期进饮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 2019 年 3 月—7 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 184 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年龄在 18 岁以上,性别不限;② 行结直肠癌手术;③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排除标准:① 有肠梗阻、幽门梗阻者;② 胃-食管反流患者;③ 胃排空慢患者;④ 精神行为异常者。本研究已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入选患者均志愿加入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试验方案
本次研究对每位受试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饮水组和禁饮组。饮水组 93 例,禁饮组 91 例。饮水组患者术前 2 h 经口补充 12.5% 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5 mL/kg(商品名:术能,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术后 4 h 开始试饮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10 mL,若无呛咳、不适,即可饮第二口,总量 20~50 mL。术毕 6 h,饮用总量 100~250 mL 的碳水化合物清饮料,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如无腹痛、腹胀、呛咳等情况可继续饮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禁饮组术前禁食禁饮 8 h 以上,术后排气后开始进食进饮。
1.4 观察指标
① 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②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③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误吸、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④ 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Pearson χ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检验法。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饮水组术后第 1 次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禁饮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 2。

2.3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饮水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禁水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经济学效益比较
饮水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禁饮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从数值上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 2 h 及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安全可行。根据表 3 结果所示,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及术后早期进饮的患者未发生误吸,且不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刘霞等[9]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术前 2 h 口服碳水化合物 200 mL 虽然会增加麻醉前患者的胃容量,但不增加患者反流误吸风险。术前 2 h 口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可降低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增强肌力、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有助于缓解患者不适感[5-8]。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开始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表 2)。胃肠功能障碍是影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阿片类药物、吸入麻醉药)、神经及免疫机制相关[10]。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补充可直接刺激肠道迷走神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1]。行肠内营养可降低手术后大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及白细胞介素-6 的浓度,肠内营养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胆囊收缩素受体产生抗炎作用[12-13]。因此,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能通过直接刺激肠道迷走神经作用于肠道免疫细胞产生抗炎作用,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减少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的发生。Boelens 等[14]研究显示与肠外营养相比,术后早期经口进饮进食的患者并发症较少,特别是术后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更低。手术后患者仍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过剩,不恰当的静脉营养补给会引发代谢紊乱,从而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结直肠癌手术后肠道重建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术后早期进饮进食可减少肠道菌群失调[16]。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也可减少患者恶心呕吐、肠梗阻的发生,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会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7]。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开始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排气排便,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 14, 18],节约医疗资源。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口服碳水化合物未造成患者误吸等风险,但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应该应用超声对胃内容物的量进行评估及测量。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安全。术后早期进饮可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手术切除癌症病灶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传统观点认为,为避免麻醉诱导后胃内容物所致的反流误吸,手术患者术前需禁食禁饮 8 h 以上[2]。而术后早期进饮进食可能导致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风险,需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进饮进食[3-4]。但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会增加患者饥饿感、内环境紊乱、胰岛素抵抗、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肌力降低等情况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5-8]。而目前较多研究仅关注术前短时间禁饮对手术患者的影响,较少关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短时间禁饮及术后早期进饮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短时间禁饮及术后早期进饮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 2019 年 3 月—7 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 184 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年龄在 18 岁以上,性别不限;② 行结直肠癌手术;③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排除标准:① 有肠梗阻、幽门梗阻者;② 胃-食管反流患者;③ 胃排空慢患者;④ 精神行为异常者。本研究已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入选患者均志愿加入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试验方案
本次研究对每位受试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饮水组和禁饮组。饮水组 93 例,禁饮组 91 例。饮水组患者术前 2 h 经口补充 12.5% 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5 mL/kg(商品名:术能,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术后 4 h 开始试饮碳水化合物清饮料 10 mL,若无呛咳、不适,即可饮第二口,总量 20~50 mL。术毕 6 h,饮用总量 100~250 mL 的碳水化合物清饮料,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如无腹痛、腹胀、呛咳等情况可继续饮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禁饮组术前禁食禁饮 8 h 以上,术后排气后开始进食进饮。
1.4 观察指标
① 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②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③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误吸、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④ 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Pearson χ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检验法。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饮水组术后第 1 次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禁饮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 2。

2.3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饮水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禁水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经济学效益比较
饮水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禁饮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从数值上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 2 h 及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安全可行。根据表 3 结果所示,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及术后早期进饮的患者未发生误吸,且不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刘霞等[9]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术前 2 h 口服碳水化合物 200 mL 虽然会增加麻醉前患者的胃容量,但不增加患者反流误吸风险。术前 2 h 口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清饮料可降低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增强肌力、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有助于缓解患者不适感[5-8]。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开始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表 2)。胃肠功能障碍是影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阿片类药物、吸入麻醉药)、神经及免疫机制相关[10]。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补充可直接刺激肠道迷走神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1]。行肠内营养可降低手术后大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及白细胞介素-6 的浓度,肠内营养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胆囊收缩素受体产生抗炎作用[12-13]。因此,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能通过直接刺激肠道迷走神经作用于肠道免疫细胞产生抗炎作用,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减少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的发生。Boelens 等[14]研究显示与肠外营养相比,术后早期经口进饮进食的患者并发症较少,特别是术后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更低。手术后患者仍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过剩,不恰当的静脉营养补给会引发代谢紊乱,从而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结直肠癌手术后肠道重建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术后早期进饮进食可减少肠道菌群失调[16]。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也可减少患者恶心呕吐、肠梗阻的发生,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会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7]。
本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开始口服碳水化合物清饮料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排气排便,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 14, 18],节约医疗资源。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口服碳水化合物未造成患者误吸等风险,但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应该应用超声对胃内容物的量进行评估及测量。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安全。术后早期进饮可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