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事件管理系统是由美国提出的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系列管理体系,国际上有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已应用该系统,目前在我国尚未推广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采用了医院事件管理系统的理念和框架,通过建立医院突发事件管理团队、制定事件响应计划、空间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具体举措,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的危机应对。该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这些管理举措,旨在为今后建立更完善的符合我国体制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本文: 赵欣, 胡海, 晏会, 姚蓉. 医院事件管理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实践. 华西医学, 2021, 36(3): 311-315. doi: 10.7507/1002-0179.202006360 复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致的大批量传染病患者给医院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而由美国提出的医院事件管理系统(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HICS)是一种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国际上有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已应用该系统[1-3],但其目前在我国尚未推广应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借鉴 HICS 的应急管理理念和框架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建立了医院突发事件管理团队(hospital incident managementl team,HIMT),采取了制定事件响应计划(incident action plan)、空间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具体措施,其中事件响应计划包括患者足迹(footprint)管理、三级筛查制度和多学科联合诊治并持续优化,空间管理包括医院内单向流动线、建立临时发热门诊和扩建留观隔离空间,人员管理包括人员梯队、组织学习与培训和员工健康与安全,物资管理包括增加物资储备和以重点科室为主的资源调配。本文将介绍我院的上述管理举措,旨在为今后建立更完善的符合我国体制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1 HICS 概述
HICS 最早称为医院应急事件管理系统(hospital emergency incident command system),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紧急医疗服务管理局为帮助医疗机构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响应恢复能力所提出的标准化体系,在 2006 年的修订版中改称 HICS。
HICS 是一种在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基于全风险事件管理策略的医院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其特点包括[4-8]:① 建立规范化指挥链和多部门协调的管理架构,即以事件指挥官(incident commander)、技术专家团队(medical technical specialists)、公共信息官(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联络官(liaison officer)和安全官(safety officer)作为核心管理团队,下设应急管理情况下的行动部门(operations section)、规划部门(planning section)、后勤部门(logistics section)以及财务/行政部门(finance/administration section)具体执行应急管理工作;② 采用职位和团队职能责任制;③ 建立不同部门之间交流的通用方式(平台、表格等),并且与外部响应机构或部门建立规范化的联络;④ 采用灵活且可扩展的事件管理系统,具有通用性,可满足不同规模医院的计划和响应需求(如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特殊的应对);⑤ 对紧急或非紧急的突发事件均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块化设计;⑥ 通过目标管理评估遇到的问题,指导建立医院紧急行动计划(如空间管理、人员管理与调度方案及物资调配方案等)。目前在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的医院采用此方案在院级层面应对突发事件[6-9]。
2 HIMT 的建立
HICS 中,突发事件发生后建立的 HIMT 不同于日常的管理架构,此架构设立指挥中心,集中了相关的技术和职能部门,在一个多部门参与的团队中完成事件的指挥处置,在医院层面最大限度提升了事件处置效率[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我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计划,首先成立 HIMT,包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医疗处置专家组双层架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总指挥,即 HICS 中的事件指挥官,组成人员包括其他院级领导和各临床、医技和重点部门的负责人;医疗处置专家组由业务副院长担任组长,包括各个关键部门的骨干人员,根据 HICS 的建议设置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包括公共信息管理功能(如疫情信息、宣传和信息报送等)、院外联络功能(如外界物资协调、院外会诊和外派专家等)、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安保和职工安全等)、医学处置功能(如患者分类、专业诊疗和隔离措施等)、医院总体规划功能(如制定事件响应计划和医院空间规划等)、后勤保障功能(物资供应、管理和资源分配)和行政管理功能(如人员管理和总体调控等)。并在医院感染管理部设立管理办公室,即 HICS 中的医院指挥中心(hospital command center),由医院感染管理部牵头具体协调工作[10-11]。
3 事件响应计划
HIMT 组织专家制定事件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表现在各项针对性规章制度建立和这些制度的实施,以及向各部门负责人和分支主管提供标准化表格以促进信息报送和目标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我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立即出台多项管理规定,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标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病房管理执行方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门诊、医技检查、体检、住院相关管理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员工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院内流程》《关于做好日常工作中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入院检查流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更新及针对住院患者与陪伴人员相应管理》等,规定了预检分诊、监测、诊断、隔离、报告和治疗等各方面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的特殊管理制度和流程培训。我院 HIMT 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实施情况决定响应目标、策略和资源调配,并分类分区域管理,多次到现场走访,查看计划落实情况,确定具体流程,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我院的事件响应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患者足迹管理
我院根据医院的空间结构重新规划患者的就诊路径,使其成为单向流动线,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在疫情潜伏与发生的高峰时期内控制门诊人数,对外宣传医院人群聚集带来的高感染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患者就诊;同时加强住院患者管理,针对普通疾病患者主要收治危急重症;同时在院内加强人群疏导,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3.2 三级筛查制度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不典型且情况多样的特点,我院 HIMT 建立了三级筛查制度,要求患者及随行人员进入医院大楼时出示健康码与行程码,并佩戴口罩,同时给未佩戴口罩者提供口罩获取途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立即给患者和随行人员发放口罩,并由专门的人员引导陪送到发热门诊[12-13]。第 1 级筛查为设置在门急诊的发热分诊台,旨在及时发现有流行病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将此类患者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第 1 级筛查可以将绝大多数有流行病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引导到发热门诊;第 2 级筛查为门急诊护士站,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及时发现可疑患者;第 3 级分诊为门急诊医师,接诊患者后询问病史及流行病学史,为避免遗漏,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上建立了自动弹出界面,在操作电子病历系统前需要填写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三级筛查制度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将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接触者按患者足迹管理的要求引导到医院规定的区域进行处理,减少此类患者在医院内的活动轨迹,从而减少交叉感染。三级筛查制度的流程见图 1。

3.3 多学科联合诊治并持续优化
疫情期间,我院发热门诊 24 h 开放,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感染科、呼吸科、老年医学科呼吸专业、中西医结合科呼吸专业工作人员等值守,对可疑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并采用专家会诊协商和联席会讨论等制度,保证精准诊断治疗。此外,我院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时更新相关防治指南,既运用病毒性肺炎治疗普遍性原则进行患者救治,又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取多学科联合个性化措施处理[14-15],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获得科学救治。
4 空间管理
为实现事件响应计划[16-19],我院重新规划医院的空间,具体措施如下。
4.1 医院内单向流动线
具体措施是在医院门诊大楼设置出入口分开的通道,入口原则上只进不出,出口原则上只出不进,其余通道口均暂时关闭。并由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在各个出入口进行人员疏导。
4.2 建立临时发热门诊
具体措施是在急诊广场放置医用帐篷建立发热筛查的空间,使需要筛查的人员不需要进入医院大楼就可以完成筛查。
4.3 扩建留观隔离空间
我院预留病房供留观隔离,并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临时改造可收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 20 间,可同时收治 40 名隔离患者。
5 人员管理
5.1 人员梯队
第 1 梯队为院内专家队伍及院际会诊专家团队,主要由感染、呼吸与危重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第 2 梯队以内科性质科室医护人员为主;第 3 梯队为外科性质科室医护人员。针对第 2、3 梯队的人员,进行以实用技能和诊疗流程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知识培训。如果疫情持续发展,第 1 梯队人员不足时,可以由第 2、3 梯队进行补充[7]。
5.2 组织学习与培训
学习与培训包括重点人员专题培训和全员普及培训 2 个部分。重点人员专题培训的对象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 1 梯队人员,他们本就是专业人员,主要进行制度、流程等培训,在专业技能上仅需及时更新知识;全员普及培训的目的是加强医院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掌握诊疗原则,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和防护等[10, 20-21]。
5.3 员工健康与安全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ICS 中通常由安全官作为负责人。而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在 HIMT 的协调下,此任务由医院感染管理部人员牵头承担,并召集各个科室的兼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具体实施,主要负责在响应结构中识别、评估和解决健康与安全问题,并协助个人防护装备按要求穿戴。此外,我院 HIMT 还努力提供及时、准确和简洁的信息更新,这对于维持员工在困难条件下工作的意愿至关重要[22-23]。
6 物资管理
6.1 增加物资储备
我院通过购买和捐赠等多途径、多渠道实现必需的医用物资(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服、隔离衣和手套等重点个人防护用品和检测试剂等)、医用耗材及重点药品等的供应保障[24]。
6.2 以重点科室为主的资源调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个人防护装备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供货量不足,因此我院设备物资部统一发放物资,并使用登记表格控制物资数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物资领取时统筹安排,首先满足重点部门或科室的防护,并在 HIMT 的指挥下不断调整措施,实时监控防护物资数量,在物资存货量减少时进行预警,报 HIMT 进行外部协调。
7 信息管理
HICS 非常强调信息管理,包括医院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 2 个部分。我院的外部沟通主要内容包括与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其他单位(如疾病控制中心)的联系、与媒体的沟通等。在疫情暴发时的具体措施包括设定相对固定的联系人、确定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和使用标准化表格进行信息传输等。我院的内部协调主要内容包括设定联系人、确定联系方式、简化沟通流程、建立沟通平台和提供多渠道沟通方式等。
8 小结与展望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院借鉴 HICS 的管理理念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目前国内应用 HICS 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探索。采用 HICS 作为医院危机应对方案的优势在于:① 在医院层面为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统一协调的临时指挥系统,从而使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方案实施更高效;② 各个团队的目标、功能和责任明确,各司其职;③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促进了不同功能模块的团队合作;④ 对紧急或非紧急的突发事件均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从而适应不同的医院和/或突发事件;⑤ HICS 提供了一个逻辑框架,以协助医院管理者全面安排工作,避免遗漏在突发事件应对时的重要工作[25]。但由于卫生体制的不同,由美国提出的 HICS 在具体措施上还需要根据我国国情稍作调整。如与外部联系(信息报送、院外其他单位的横向联系等)中,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和美国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机构设定、组织管理等均不同,无法直接使用 HICS 的事件应对计划和信息表格,而需要根据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调整[26]。但总体来说,HICS 采用了标准化的组织构架,统一化的应对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体系重构、空间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流程化的具体措施,这些均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有效管理经验[27-28]。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结合我国体制优势和国内外医院应急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致的大批量传染病患者给医院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而由美国提出的医院事件管理系统(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HICS)是一种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国际上有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已应用该系统[1-3],但其目前在我国尚未推广应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借鉴 HICS 的应急管理理念和框架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建立了医院突发事件管理团队(hospital incident managementl team,HIMT),采取了制定事件响应计划(incident action plan)、空间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具体措施,其中事件响应计划包括患者足迹(footprint)管理、三级筛查制度和多学科联合诊治并持续优化,空间管理包括医院内单向流动线、建立临时发热门诊和扩建留观隔离空间,人员管理包括人员梯队、组织学习与培训和员工健康与安全,物资管理包括增加物资储备和以重点科室为主的资源调配。本文将介绍我院的上述管理举措,旨在为今后建立更完善的符合我国体制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1 HICS 概述
HICS 最早称为医院应急事件管理系统(hospital emergency incident command system),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紧急医疗服务管理局为帮助医疗机构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及响应恢复能力所提出的标准化体系,在 2006 年的修订版中改称 HICS。
HICS 是一种在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基于全风险事件管理策略的医院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其特点包括[4-8]:① 建立规范化指挥链和多部门协调的管理架构,即以事件指挥官(incident commander)、技术专家团队(medical technical specialists)、公共信息官(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联络官(liaison officer)和安全官(safety officer)作为核心管理团队,下设应急管理情况下的行动部门(operations section)、规划部门(planning section)、后勤部门(logistics section)以及财务/行政部门(finance/administration section)具体执行应急管理工作;② 采用职位和团队职能责任制;③ 建立不同部门之间交流的通用方式(平台、表格等),并且与外部响应机构或部门建立规范化的联络;④ 采用灵活且可扩展的事件管理系统,具有通用性,可满足不同规模医院的计划和响应需求(如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特殊的应对);⑤ 对紧急或非紧急的突发事件均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块化设计;⑥ 通过目标管理评估遇到的问题,指导建立医院紧急行动计划(如空间管理、人员管理与调度方案及物资调配方案等)。目前在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的医院采用此方案在院级层面应对突发事件[6-9]。
2 HIMT 的建立
HICS 中,突发事件发生后建立的 HIMT 不同于日常的管理架构,此架构设立指挥中心,集中了相关的技术和职能部门,在一个多部门参与的团队中完成事件的指挥处置,在医院层面最大限度提升了事件处置效率[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我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计划,首先成立 HIMT,包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医疗处置专家组双层架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总指挥,即 HICS 中的事件指挥官,组成人员包括其他院级领导和各临床、医技和重点部门的负责人;医疗处置专家组由业务副院长担任组长,包括各个关键部门的骨干人员,根据 HICS 的建议设置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包括公共信息管理功能(如疫情信息、宣传和信息报送等)、院外联络功能(如外界物资协调、院外会诊和外派专家等)、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安保和职工安全等)、医学处置功能(如患者分类、专业诊疗和隔离措施等)、医院总体规划功能(如制定事件响应计划和医院空间规划等)、后勤保障功能(物资供应、管理和资源分配)和行政管理功能(如人员管理和总体调控等)。并在医院感染管理部设立管理办公室,即 HICS 中的医院指挥中心(hospital command center),由医院感染管理部牵头具体协调工作[10-11]。
3 事件响应计划
HIMT 组织专家制定事件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表现在各项针对性规章制度建立和这些制度的实施,以及向各部门负责人和分支主管提供标准化表格以促进信息报送和目标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我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立即出台多项管理规定,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标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病房管理执行方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门诊、医技检查、体检、住院相关管理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员工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院内流程》《关于做好日常工作中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入院检查流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更新及针对住院患者与陪伴人员相应管理》等,规定了预检分诊、监测、诊断、隔离、报告和治疗等各方面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的特殊管理制度和流程培训。我院 HIMT 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实施情况决定响应目标、策略和资源调配,并分类分区域管理,多次到现场走访,查看计划落实情况,确定具体流程,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我院的事件响应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患者足迹管理
我院根据医院的空间结构重新规划患者的就诊路径,使其成为单向流动线,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在疫情潜伏与发生的高峰时期内控制门诊人数,对外宣传医院人群聚集带来的高感染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患者就诊;同时加强住院患者管理,针对普通疾病患者主要收治危急重症;同时在院内加强人群疏导,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3.2 三级筛查制度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不典型且情况多样的特点,我院 HIMT 建立了三级筛查制度,要求患者及随行人员进入医院大楼时出示健康码与行程码,并佩戴口罩,同时给未佩戴口罩者提供口罩获取途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立即给患者和随行人员发放口罩,并由专门的人员引导陪送到发热门诊[12-13]。第 1 级筛查为设置在门急诊的发热分诊台,旨在及时发现有流行病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将此类患者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第 1 级筛查可以将绝大多数有流行病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引导到发热门诊;第 2 级筛查为门急诊护士站,通过询问流行病学史,及时发现可疑患者;第 3 级分诊为门急诊医师,接诊患者后询问病史及流行病学史,为避免遗漏,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上建立了自动弹出界面,在操作电子病历系统前需要填写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三级筛查制度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将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接触者按患者足迹管理的要求引导到医院规定的区域进行处理,减少此类患者在医院内的活动轨迹,从而减少交叉感染。三级筛查制度的流程见图 1。

3.3 多学科联合诊治并持续优化
疫情期间,我院发热门诊 24 h 开放,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感染科、呼吸科、老年医学科呼吸专业、中西医结合科呼吸专业工作人员等值守,对可疑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并采用专家会诊协商和联席会讨论等制度,保证精准诊断治疗。此外,我院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时更新相关防治指南,既运用病毒性肺炎治疗普遍性原则进行患者救治,又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取多学科联合个性化措施处理[14-15],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获得科学救治。
4 空间管理
为实现事件响应计划[16-19],我院重新规划医院的空间,具体措施如下。
4.1 医院内单向流动线
具体措施是在医院门诊大楼设置出入口分开的通道,入口原则上只进不出,出口原则上只出不进,其余通道口均暂时关闭。并由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在各个出入口进行人员疏导。
4.2 建立临时发热门诊
具体措施是在急诊广场放置医用帐篷建立发热筛查的空间,使需要筛查的人员不需要进入医院大楼就可以完成筛查。
4.3 扩建留观隔离空间
我院预留病房供留观隔离,并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临时改造可收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 20 间,可同时收治 40 名隔离患者。
5 人员管理
5.1 人员梯队
第 1 梯队为院内专家队伍及院际会诊专家团队,主要由感染、呼吸与危重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第 2 梯队以内科性质科室医护人员为主;第 3 梯队为外科性质科室医护人员。针对第 2、3 梯队的人员,进行以实用技能和诊疗流程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知识培训。如果疫情持续发展,第 1 梯队人员不足时,可以由第 2、3 梯队进行补充[7]。
5.2 组织学习与培训
学习与培训包括重点人员专题培训和全员普及培训 2 个部分。重点人员专题培训的对象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 1 梯队人员,他们本就是专业人员,主要进行制度、流程等培训,在专业技能上仅需及时更新知识;全员普及培训的目的是加强医院职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掌握诊疗原则,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和防护等[10, 20-21]。
5.3 员工健康与安全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ICS 中通常由安全官作为负责人。而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在 HIMT 的协调下,此任务由医院感染管理部人员牵头承担,并召集各个科室的兼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具体实施,主要负责在响应结构中识别、评估和解决健康与安全问题,并协助个人防护装备按要求穿戴。此外,我院 HIMT 还努力提供及时、准确和简洁的信息更新,这对于维持员工在困难条件下工作的意愿至关重要[22-23]。
6 物资管理
6.1 增加物资储备
我院通过购买和捐赠等多途径、多渠道实现必需的医用物资(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服、隔离衣和手套等重点个人防护用品和检测试剂等)、医用耗材及重点药品等的供应保障[24]。
6.2 以重点科室为主的资源调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个人防护装备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供货量不足,因此我院设备物资部统一发放物资,并使用登记表格控制物资数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物资领取时统筹安排,首先满足重点部门或科室的防护,并在 HIMT 的指挥下不断调整措施,实时监控防护物资数量,在物资存货量减少时进行预警,报 HIMT 进行外部协调。
7 信息管理
HICS 非常强调信息管理,包括医院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 2 个部分。我院的外部沟通主要内容包括与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其他单位(如疾病控制中心)的联系、与媒体的沟通等。在疫情暴发时的具体措施包括设定相对固定的联系人、确定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和使用标准化表格进行信息传输等。我院的内部协调主要内容包括设定联系人、确定联系方式、简化沟通流程、建立沟通平台和提供多渠道沟通方式等。
8 小结与展望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院借鉴 HICS 的管理理念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目前国内应用 HICS 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探索。采用 HICS 作为医院危机应对方案的优势在于:① 在医院层面为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统一协调的临时指挥系统,从而使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方案实施更高效;② 各个团队的目标、功能和责任明确,各司其职;③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促进了不同功能模块的团队合作;④ 对紧急或非紧急的突发事件均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从而适应不同的医院和/或突发事件;⑤ HICS 提供了一个逻辑框架,以协助医院管理者全面安排工作,避免遗漏在突发事件应对时的重要工作[25]。但由于卫生体制的不同,由美国提出的 HICS 在具体措施上还需要根据我国国情稍作调整。如与外部联系(信息报送、院外其他单位的横向联系等)中,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和美国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机构设定、组织管理等均不同,无法直接使用 HICS 的事件应对计划和信息表格,而需要根据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调整[26]。但总体来说,HICS 采用了标准化的组织构架,统一化的应对方案,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体系重构、空间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流程化的具体措施,这些均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有效管理经验[27-28]。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结合我国体制优势和国内外医院应急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